“呵,瞧不起谁啊,我们农科院还没口吃的?”
高玉峰自得的说着,“虽然比不上你们九部的伙食标准,但也差不了。”
杨小涛将一块五花肉咽下,“不不,我觉得你们伙食比我们的好。”
“说的好听,可惜我不信。”
“老高,你变了。”
“滚犊子!”
“你真变了!”
“......”
“听说你们九部是搞得风生水起啊,咋样,这段时间忙吧。”
邓院长将水杯递到杨小涛跟前,“前些日子又当爹了?”
“那这是生活工作两开花啊,可以啊。”
杨小涛拿起杯子喝口水,随后笑道,“一般,一般般哈。”
“你这可是谦虚过头了啊。”
“谦虚使人进步嘛。”
三人又说笑一会儿,然后高玉峰就说起农科院的发展情况。
“杨村一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,育种工作也在各个省份地区展开。”
“相比去年,今年春玉米的收成直接增加了一倍。”
“这里面有粮种的因素,还有就是农机的大量使用,农田开垦出来,增加了耕地面积...”
高玉峰说着,杨小涛放缓了速度,“南边的杂交水稻呢?”
“种植情况咋样?”
“我这段时间没跟老袁大哥联系,他们那边啥情况?”
杨小涛问完,邓院长就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文件,“你看看,这是杂交水稻基地提交上来的报告。”
杨小涛在身上擦擦手,接过看起来。
原以为是好消息,只是看了两页,眉头就皱起来。
“稻瘟病?”
“这么厉害?”
高玉峰点头,“去年的时候,因为没碰到这种病,所以杂交水稻的产量很高,种植区反应都不错。”
“可今年春天,试验田里就出现了这种病,严重的地区大片减产。”
“所以今年的水稻产量,比去年要降低不少。”
杨小涛皱眉,“有没有办法治病?老袁大哥怎么说?”
邓院长在一旁开口,“袁老师已经带人在田间寻找预防办法。”
说到这里还点了点杨小涛手上的报告,杨小涛连忙翻开往后看。
上面是袁老师总结的一些经验,不过都是田间管理的经验。
后面也有关于农药的需求。
高玉峰在一旁解释道,“我们现在主要的精力就是放在农药的研发上。”
“这也是最有效的预防、治疗措施。”
杨小涛默默点头,然后看到最后一页,上面是一份需求清单。
一台显微镜。
一台恒温箱。
一批培养皿。
......
“他们用的显微镜年岁有点长,光学系统有点失真,在观察的时候,很容易发生误差。”
“我们正在跟联盟联系,准备购买一台高倍镜显微镜。”
邓院长随口解释着,杨小涛默默点头。
原以为因为他的到来,杂交水稻就会跟杂交玉米一样顺顺利利的出来,让国人的饭桌上多两碗米饭。
现在看来,距离达成目标还有点远啊。
杨小涛将饭菜吃完,这才说道,“老院长,老高,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啊,我能办到的一定办。”
高玉峰跟老院长对视一眼,随后哈哈笑着。
“小杨,你们九部家底厚实,但我们农科院也不差啊。”
高玉峰笑嘻嘻的说着,“这两年卖良种,再加上卖草药,我们的身家可不是从前了啊。”
闻言杨小涛立马寻思过来,“哎呦,我还忘了这事,现在农科院可是‘土豪’了啊。”
“咋样,我有个项目,你们要不要投资?”
高玉峰听了立马摇头,“拉倒吧,你们随便搞出来就是几个亿几个亿的,我们这千八百块的扔进去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。”
“老高啊,还想带你一起发家致富呢,啧啧。”
“别别,我们没这福气啊。”
高玉峰连忙止住话题,倒是一旁的邓院长开口,“我说你小子,不会是来打秋风的吧。”
闻言高玉峰紧张起来,就是杨小涛也被问的一愣。
“咳咳,我就是过来看看。”
“吃完了。我走了啊。”
说着杨小涛起来往外走,两人赶紧拉住。
“行了,好容易来一趟,小高你陪着去转转,让大家都认识认识。”
邓院长对着高玉峰使眼色,后者立马点头。
说完,两人就离开了办公室。
“走走,我带你去试验区转转。”
杨小涛想走,却被高玉峰一把拉住。
没办法,只好跟着看看。
说实话,这里好长时间没来,都有些陌生了。
“杨老师!”
刚刚走进试验区,就有人跑过来喊着。
“红叶!”
杨小涛认出是杨家庄的杨红叶,笑着点头。
小姑娘长得亭亭玉立,有点像个小大人。
就是见到杨小涛有些激动,还有些害羞。
“红叶可是我们这里的小组长,工作十分出色。”
高玉峰在一旁说着,远处侯丽晶等人也走了过来。
“那当然了,不看看是谁的学生。”
杨小涛很是得意的夸赞着,然后冲杨红叶说道,“好好工作,给咱们村里争光。”
“嗯,我知道,杨老师。”
“杨老师。”
“杨主任!”
后面来了一群人上前打招呼,杨小涛跟众人见过,随后开始参观实验田。
“我们经过这几年的检测研究,发现杨村一号的产量开始下滑。”
走在地头上,高玉峰脸色凝重。
杨小涛听了也变得严肃起来。
“你看,这块试验田里种出来的父母本,然后制成的杨村一号,亩产情况,每年都在降低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